暑期档很早就期待的一部。
国产动画,《哪吒2》之后的种子选手,但口碑和票房都有点遗憾。
今天聊一聊——
聊斋·兰若寺
网飞有《爱死机》,追光这次拍了个《爱死鬼》——
五个聊斋故事组成的拼盘动画。
上映5天,票房7千多万,预计票房预估2亿多,是6年来追光动画最低的一部。
口碑上,都在夸特效,骂故事。
虽然以往追光也有现代神话的尝试。
比如赛博朋克风的小青、哪吒和杨戬。
强调女性力量、女性觉醒、女性互助的旷世“姬”情。
《聊斋·兰若寺》也一脉相承。
5个出自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》的奇谈怪事,都在不同程度加入了现代化的处理。
不过,改编后的质量良莠不齐、一言难尽。
其中,Sir认为最大的败笔,是5个篇章之外,以作者蒲松龄为视角的原创主线——《井下故事》。
四个字评价:画蛇添足。
讲的是清代书生蒲松龄夜宿兰若寺,被两只会讲话的癞蛤蟆和乌龟抓到了井下。
它们俩正在比赛讲故事,想让蒲松龄来当裁判,一决高下。
于是,他们仨就轮番编出了《崂山道士》《莲花公主》《聂小倩》《画皮》《鲁公女》。
很显然,追光这次还想复制《长安三万里》同样的路数。
用一个角色的视角,去贯穿、讲述整部电影的世界。
但《长安》中,主角高适的定位是一个天资平庸的旁观者、记录者、感受者。
由他亲临的视角,看千年前的诗酒江湖、盛唐兴衰,自然是悲戚而浪漫的。
蒲松龄就不一样了。
他是《聊斋》的作者,是创造了那个志怪世界的人。
而电影用他的主视角来讲述故事 ,却又没有让他对这些故事进行作者性的解读,或观察者的深入探讨。
全程只起到了“报幕”的作用,纯纯工具人。
在这条主线的最后,蒲松龄离开兰若寺。
沿途扫过的镜头里,出现了蜜蜂、金鱼、紫色花等元素,它们也曾出现在那5个故事里。
电影应该是想明示:
这些故事都是书生蒲松龄就地取材、现编的。
这段《井下故事》中,有一句台词倒是蛮讽刺。
直接点出了这部电影的问题所在——
可不都是故事不行
才整出各种花活儿嘛
创作者的自嘲?
不不不,他们只是想把魔改经典的锅,甩给原著作者蒲松龄而已。
至于那5个故事,似乎也没有衡量好市场的定位,连受众都没有统一。
前两个故事《崂山道士》和《莲花公主》过于低幼,是拍给小孩看的。
后三个《聂小倩》《画皮》《鲁公女》又过于惊悚、内涵,面向成年人。
△ 从上至下:《莲花公主》《鲁公女》《画皮》
而既要又要的结果,就是谁都讨不好。
那么,在这拧巴的152分钟里,哪些故事比较值得看呢?
首先,排除那个硬塞进来的《井下故事》。
Sir认为最好的是《画皮》。
一改以往对画皮妖“红颜祸水”的审判,这次的改编重点,在于撕破婚姻虚伪的皮囊。
故事的主角,不是画皮妖,更不是王生。
而是王生的妻子陈氏。
在王生眼里,陈氏生性迟钝、软弱,只是个无趣的蠢女人。
但其实,陈氏的直觉敏锐过人。
早在画皮妖出现之前,她就已经在日常生活中,察觉到了丈夫对她的冷漠和嫌弃。
平日里王生对她说的最多一句话是:你不懂。
他常常挑剔饭菜,敲打陈氏的
大时代资本-投资查询工具-股票配资在线公司-正规杠杆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